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03月26日 - 28日 .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
  • 展出面积 30000m²
  • 展商数量 800+
  • 观众数量 250000+
工作动态

2020中国海博会10月15日深圳“启航” “蛟龙号”“天鲲号” 展示中国海洋实力

2022/06/29

作为中国海洋第一展,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是推动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勇在发布会上表示,深圳将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最高质量办好海博会。

深圳作为全国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深圳向海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

发布会现场,张勇介绍了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进展情况。他说,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心,来自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发展寄予的殷切期望;而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信心,则来源于深圳在向海发展上具有的先天优势和深厚基础。

深圳的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科创转化能力突出、科创氛围浓厚,聚集了大批海洋龙头企业,率先理顺了陆海统筹体制机制。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三步走”战略,以2020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为时间节点,计划在最终节点,海洋发展达到全球一流水平。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海博会定于10月15日—18日在深圳福田区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开放合作、共赢共享”,包括展览、论坛、配套活动三方面内容,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相较2019年面积增加了63%,展览时间由3天增加至4天。其中10月17日、18日为周末,将面向普通市民观众开放。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喻春介绍了本届海博会的筹备情况。他表示,本届海博会着重突出“打造海博会科创‘标签’”“突破海洋圈层,促进陆海统筹发展”“打造论坛品牌”“探索多元化合作路径”“做好疫情防控,构建线上海博会”五大内容。目前,海博会已有涉及40多个行业细分领域的600余家单位报名参展,展商遍及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包括67家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据悉,今年的海博会将邀请“深海一号暨蛟龙号”、“天鲲号”等三大国之重器抵深,面向市民开放。“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深海一号”是“蛟龙号”的支持母船,可同时搭载“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和“潜龙号”无人无缆潜水器,具备“三龙”系列潜水器同时作业能力。

“天鲲号”是国内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首艘采用全电力驱动型式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挖掘系统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输送系统能力世界第一。

“深海一号暨蛟龙号”“天鲲号”计划于10月13日实船抵深,10月14—15日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展示。届时,公众可通过海博会官方渠道获取体验票,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风采和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实力。


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雄介绍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海博会依托5G、AR/VR、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以“互联网+大数据+贸易+会展”新模式,搭建“国之重器”综合展、虚拟会展、VR 企业展、AR 精品展、供采对接平台等,开启全球蓝色经济合作“云窗口”,打造永不落幕的海博会。

今年还特别设置了“深圳40周年海洋发展历程”主题展区,举办海洋文化周、海洋科普教育、海洋文化体验系列活动等。

年生产总值2600亿元占全市GDP10%

海洋经济成为深圳重要经济增长点

对当前深圳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张勇副市长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19年,深圳市海洋生产总值约2600亿元,同比增长约8%,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值约10%,蓝色经济已经成为深圳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深圳市已建及在建的海洋领域各级创新平台近34个,集聚了近千名海洋领域高级研究人员。

与此同时,深圳正在稳步推进海岸带修复试点,进一步凸显滨海风貌特色,营造陆海融合、人海和谐的国际海滨城市氛围,提升深圳海洋文化在全球的辐射力。目前,深圳在全国率先编制了《深圳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深圳市海洋保护规划》等,初步划定了陆海衔接的生态保护红线。宝安滨海文化公园以及大鹏新区珊瑚礁保育等工作稳步推进,实施深圳湾禁渔区,海洋博物馆被列入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市歌剧院等重大设施落地海岸带地区。

张勇表示,深圳已初步建成海洋立体检测网,健全海洋灾害调查统计制度。未来,深圳将加快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积极推进全球海洋大数据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预警监测中心的建设,积极谋划国际海事法院、海事仲裁院等国际海洋事务组织落户深圳,推动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积极参与国际海洋领域的法律、规制、行业标准制定。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